川流文教基金會

REAING & SHARING 閱讀與分享

《鶴 采》回響 之二

《鶴  采》回響之二
 
    去年底,本會創辦人陳維滄匯集了三十年來拍攝鶴鳥的作品,出版《鶴采》攝影集,文間並穿插女兒陳慧姍的插畫。該書一方面協助環保公益機構募款之用,卻意外收獲了讀者滿滿[喝采]! 其中不乏文采優美,富饒意趣的讀後心得。

    發行量為數不多,為彌補未擁有《鶴采》攝影集讀者的遺憾,我們刊出作者序與部分讀後心得,並輔以攝影集中的照片為插圖,以饗讀者。

 

退休國文教師/曾淑芬
 
收到精彩的《鶴采》攝影集,由衷感謝(其中一本我將轉送給對攝影有興趣的[高逸工程公司及高逸文教基金會的創辦人高樹榮先生]),迫不及待的賞閱,閱後有滿滿的感動及佩服。

先說說有趣的事:當我看到推薦序之一的作者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時,真的覺得世界好小:因為她和我同一年進入新竹女中服務,我們分任相鄰兩班的導師,她雖比我年輕一歲,但教學方法及態度都極為專業,令我自嘆弗如,尤其看到她後續在環境保護議題下所做的努力,更令我佩服。只不過他在文中稱您為維滄大哥,我卻習慣稱您為uncle,立刻矮了他一個輩分,真是太有趣了!


其次,欣賞完後,才發現書中的插畫是Sunny的作品,真的令人驚艷,父女可以合作出書,真是令人羨慕的美事。知道Uncle對我一向包容,所以我就隨興地說說我的閱後感。

首先,我很喜歡這一次的編排方式,以圖為主,文字說明則精簡扼要(在此網路發達的時代,若需更詳細的資料,讀者可以自行上網查閱:像我就因此進一步去查了鶴和鸛之間的差異,及現在世界存有的是哪15種鶴。)介紹了各種鶴的棲息地及特性,以及攝影過程中的感言、趣事,非常易讀,又饒富深意。Uncle能有此豐沛流暢的文筆,除了文學的底蘊深厚外,閱歷的廣博尤為助力。

    這本攝影集中的照片雖張張精彩,但我特別喜歡p.23及p.78的這兩針:前者讓我直覺地想到李白月下獨酌中[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亂]這兩句,真的太貼切生動了(丹頂鶴背光的舞姿,和倒影無異);而後者分明就是一幅寧靜悠遠的水墨畫,讓觀者的心也跟著平和舒逸。

而引起我好奇的,則是p.20中,鳥媽媽為什麼要以爪踩壓雛鳥?p.59-61這兩張照片的攝影角度,分明就與在空中飛行的黑頸鶴同高,請問Uncle是如何拍攝的?另,p.133的主角是紅鶴,爲什麼在畫面中可以呈現出這麼漂亮的藍紫色?而p.92中提到沙丘鶴的學名是:Antigone Canadensis, 為什麼採用希臘悲劇中著名的女性Antigone為名?(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安提戈涅_(索福克勒斯版) 其緣由?

另,書末提到您60歲才開始壯遊,以前感受或不深,現在則因自己剛跨過60的門檻,才真正驚嘆於您的體力之充沛及行動力的迅捷,果然屬於[超人]之流,再次感謝您致贈的珍貴攝影集!(書名取得真好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