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鶴 采》回響 之一
去年底,本會創辦人陳維滄匯集了三十年來拍攝鶴鳥的作品,出版《鶴采》攝影集,文間並穿插女兒陳慧姍的插畫。該書主要用於協助環保公益機構募款,卻意外收獲了讀者滿滿[喝采]! 其中不乏文采優美,富饒意趣的讀後心得。 發行量為數不多,為彌補未擁有《鶴采》攝影集讀者的遺憾,我們刊出作者序與部分讀後心得,並輔以攝影集中的照片為插圖,以饗讀者。 |
黃碧端/ 前台南藝術大學校長、前國家兩廳院總監
我有一些頗與眾不同的朋友,其中陳維滄先生就是[行徑很特殊]的一位。今年85高齡的維滄先生,35年前就從事業高峰引退,然後,他成立川流文教基金會,資助文教工作,推動兩岸文化交流、製作教育節目……。
![]() |
60歳起,維滄先生開始他的寰宇行腳,近30年來,大概你說得出來的荒境,他沒有不是一去再去的:算算,已經5探南極,6訪北極;五大洲的高山大漠,他都是一去再去……。
萬里跋涉時,他要帶著攝影器材重裝備,披星戴月,餐風露宿,拍回來的極地風光,大漠景物,也就絕非尋常遊歷家可比了。去了兩趟南極,都沒拍到國王企鵝的生態畫家楊恩生,最後是找到維滄先生,才終於有了完美素材!
周前,陳先生寄來他的新書《鶴采》,我不記得這是他的第幾本探險遊歷的攝影集了,但翻讀《鶴采》,確實想喝采!
全世界只數得出十五種,《鶴采》裡就到了10種,而鶴姿構圖,在難得之外,更見得拍攝者的眼光和美感!
我許久前曾在查黑面琵鷺資料時,看到世界上有粉色的琵鷺,在臉書上介绍,眾人驚呼美麗,翻讀《鶴采》,意外看到維滄先生在德州阿藍沙斯國家公園拍美洲鶴時,竟實地看到[有如名模]的粉色琵鷺,並附兩張拍到的照片。˙ˊ
我傳訊陳先生,請他提供粉色琵鷺的圖片,拿到圖片,正好一併介紹一下傳奇的陳維滄,也為他的美麗的《鶴采》喝采!
賴淑惠/ 幽默人生系列作家
從《鶴采》攝影集中,深切感受到陳董於自序中提的標題:天涯追鶴行!
無論湖邊、高原、冰川、雪地、沼澤……為了捕捉鶴影,耐心守候、敏銳觀察,更可以從文字的描述中感受到拍照時的心境,對各種鶴鳥的關愛與了解,每張照片都生動又吸睛,可以想像身歷其境的壯觀與內心的澎湃!
尤其開端以哺餵幼鳥的篇章,進入丹頂鶴的世界,生人靠近時,公鶴保衛牠的家庭,守在孩子身邊,無比溫馨。求偶起舞的那幾張照片,讓人很有想像空間,彷彿照片中的鶴會動呢!烏尤尼鹽湖的紅鶴也和一般動物園看到的紅鶴不同,身上的羽毛紅白相間,好漂亮啊!
![]() |
鶴鳥如此高雅,因為疫情造成人類世界變動又不安的今日,牠們依舊自律、從容、和諧,看著照片,感受到與世無爭的氣息,讓人內心多了些許平靜。
陳董多次涉及南非、西藏、南北極的冒險精神,我們很敬佩如此積極溫暖的您,對喜歡的鶴鳥、攝影如此鍾愛,分享給更多的人,讓疫情期間無法出國的我們,也可以看到世界不同的風景。感謝陳董的分享!